攸縣民間正月十五“探燈”
  
  長長的探燈隊伍
  相關:攸縣美物之豆腐:韻味千年 香飄萬里
  攸縣美食好韻味之血鴨:傳說源起宋丞相文天祥
  攸縣風俗:神奇的“打鐵水”
  攸縣民俗:傳承百年 賈山皮影
  攸縣民俗:誰說女子不如男 巾幗娘子也舞龍
  “攸女仙境”:體現攸縣歷史文化積澱的重要平臺
  攸縣民俗:長調《燕花歌》——幾近失傳的長篇方言歌謠
  攸縣民俗:端午節艾葉洗頭、吃十子、賽龍舟
  攸縣民俗: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
  攸縣民間生產習俗
  紅網攸縣站記者 羅瓊
  攸縣人過春節有哪些風俗,帶你一起來瞭解。農曆臘月最後一天,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。吃“團年”飯,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,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:析居兒女回父母家,準備春節食物,吃“團年”飯;父母給子孫發“壓歲錢”,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,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,因為“歲”與“祟”諧音,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;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,“一夜連雙歲,五更分二天”,除夕之夜,全家團聚在一起,吃過年夜飯,圍坐爐旁閑聊,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,通宵守夜,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,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當晚24時戶戶燃放爆竹、煙花,在一片持續的鞭炮聲中辭舊迎新。放完鞭炮後關閉大門,稱之為“關財門”,關財門後,當天門不能再打開了。
  初一清晨,男女老少穿新衣,由家中長輩打開大門,燃放鞭炮,稱為“出晨”或“請財神”;早餐後,出門去走親訪友,相互拜年,恭祝來年大吉大利。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,有的是由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;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;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,稱為“團拜”。家長帶孩子到宗族家向長輩拜年,對方用茶點果品招待,並給孩子發“壓歲錢”。這天忌挑水、掃地、串門、買東西、摔壞東西或說不吉利的話,以免“破財”,事事求“吉祥如意”。接著到本地鄉鄰家拜年。初二早餐叫“洗牙”,也要殺雞炒肉,飯後向岳父岳母拜年,所謂“初一崽,初二郎,初三初四拜姑娘”。大年初二是傳統習俗“姑爺節”,很多人一早就出門“回娘家”。最後到所有親朋好友家拜年,但一般是輩份小的要主動向長輩或年長的人拜年。在初一到十五,還要請吃年飯,殺雞買魚,還要蒸一碗紅曲米粉肉,叫做“扎肉”,以圖紅紅火火,吉祥如意。親朋好友個個要請到。一般先請男客,女客可以在過了“正月半”以後再請。
  正月十五,鬧元宵,“探燈”。探燈,攸縣史志和文化志還沒有記載過,根據村當地群眾祖祖輩輩口口相傳,至今已有幾百多年曆史。據傳,譚氏家族是從江西遷移來攸縣的,是攸縣譚氏家族中譚氏輩份最高的,最早“探燈”雛形是由每家每戶長板凳兩頭扎稻草,插上好多蠟燭,好似一條火龍似的在夜晚游走。後來經過不斷地改進和演化,現在是一木板(相當長板登)加上握手把,上面插上蠟燭和防風的燈罩,形式的燈籠兩頭各一盞燈,裡面點蠟燭,特點是只在老百姓家門口經過,不進屋,不舞動,在村落里竄行,非常壯觀熱鬧喜慶,舉燈游完村落後,把燈籠插在地下圈一大園區,載歌載舞,演化為一種寓物抒情、藝術、營造氛圍等相對獨立的民間娛樂文化活動。探燈主要是祈福、避邪、求平安、送年鬧元宵、探春等慶賀來年風調雨順、祥光普照、五穀豐登。  (原標題:攸縣民俗:春節“請財神、洗牙、探燈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b40mbjbz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